可以傳唱、共修的經典作品

以《無量義經》經文填詞的歌曲,簡單好唱,且歌詞易於明瞭,容易讓唱誦者將法義記入心。

以《無量義經》經文填詞的歌曲,簡單好唱,且歌詞易於明瞭,容易讓唱誦者將法義記入心。
上人期待人文人能以影音淨化人心,對於以《無量義經》經文填詞的歌曲,期許歌曲簡單好唱,且歌詞易於明瞭,就容易讓唱誦者將法義記入心。


經偈如詩歌

「經典與一般歌曲不同,經典必須莊嚴,作曲者要很慎重。其實,在很早以前就有佛法曲調,但不是『歌』,稱為『偈』,就如詩歌。佛經的經偈很好聽,但因為沒有譜,所以會唱者很具天分,只是很自然地唱,唱時自然會有音律形成。自古以來,寺院就是這樣唱誦,大家都沒有學過音樂,只要有人起腔,人人都會唱,而且音律很好聽。」

上人說起:「我出家時也沒有學過唱誦,只是跟著修道法師離開臺中時,他起頭,我就跟著唱,都沒有真正學過唱誦,寺廟裡人人也都沒有特別學唱誦,但自有韻律,只可惜沒有人記錄譜曲。現在已經是二十一世紀,很希望可以將經偈如詩歌般譜成曲,普遍讓人人能唱,就很有啟發性。」

析《無量義經》三品


對於《無量義經》中的「十功德品」,上人分析:「一般人很想從做中能得功德,而且功德在佛教中容易被人接受。『十功德品』中的『未發心者發菩提心,無慈仁者起於慈心……』該段與六波羅蜜是同樣的道理,可以轉變人們『六粗』的心病,且描述轉變的方法。」

「『說法品』則為佛陀教育的精髓,是心靈世界。佛經中有天人、佛菩薩的境界,是高廣的境界;『十功德品』是人的境界,該如何轉念很重要!念不轉,心境就難轉;『德行品』則是說法後,希望人們可以得到典範,『功』與『德』要從內心修養,從佛陀教法中啟發,並運用在人與人之間,該改的要改,該做的要做,最後成就人的品格。」

上人說明「十功德品」即是人與人之間的事項,「說法品」則全然是佛法道理,是心靈的世界,「德行品」則是法入內心後表達出來的典範,「這三品甚深微妙的教法,不僅是佛陀說法的心靈境界,也有內心下功夫的方法,也能深入人間,自我改變,成就人品典範的『德』,三品合一論述完整,《無量義經》是現代非常重要的一部經,千經萬論不離這些法。」

曲含微妙義 唱誦起恭敬

三藏十二部經中,佛陀的精神開闊深廣。上人表示,歌曲作品雖超過三十分鐘之久,然而要收攝三藏十二部經的要旨,將佛陀說法時的心靈境界融入人心,能讓人修正自己,還要運用方法在人與人之間,真的很偉大。希望可以好好整合為一部小藏經,以劇場或是舞臺表演呈現,如《父母恩重難報經》般震撼人心。

上人慈允李師兄以「無量義經集選」為曲名,表示其中詞句就是出於《無量義經》。此經典歌曲由王端正副總採《無量義經》經文編撰偈句填為歌詞,「德行品」由李壽全師兄譜曲,「說法品」由李子恆師兄譜曲,「功德品」則由李子恆、李壽全師兄共同作曲。

上人強調:「我很期待能讓佛教徒在唱這曲子時,生起像誦經一樣的恭敬心。就如歲末祝福大家唱『靜寂清澄』或是『立體琉璃同心圓』時,都是合掌恭敬跪著唱,這是經,不是流行曲,是很莊嚴的,也很期待這些由經文做出來的曲子是可以共修用的,就如『三十七助道品』。經典不只是放在口頭上唸的,而是要運用在腳底走的,這真的是經典作品。」

證嚴上人開示於2007年1月10日
本文摘自:《證嚴上人衲履足跡》2007年春之卷
心如鏡。雖外在景物不斷轉變,鏡面卻不會轉動,此即境轉而心不轉。
Let our mind, be like a mirror—, while the images reflected, are constantly changing, the mirror itself, remains unchanged.
證嚴法師靜思語

最新消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