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幸來自心理殘障

2012年 02月 27日

講座結束後,靜思書軒小志工林心誼雖然少了右手,仍專注熟練地整理場地。(攝影者:蕭中強)

講座結束後,靜思書軒小志工林心誼雖然少了右手,仍專注熟練地整理場地。(攝影者:蕭中強)
自古以來,華人社會很強調「克勤、克儉、克難」的價值觀,不論落腳到哪一個國家,總是胼手胝足打拚,所以華人在世界各地大多能有很好的成就。


然而現今西風東漸,強調消費、享受的生活型態,逐漸取代「勤儉致富」的觀念;許多人奢侈的生活,其實是建立在危脆的基礎上,以致飄搖難安。

在臺灣雲林有一對弱智的母子,兒子阿義非常勤奮,每天騎腳踏車來回奔波二十公里,到身心障礙者「希望工廠」搬運紙箱;媽媽也向老闆毛遂自薦要來做粗工,老闆擔心她年紀太大,她說:「我兒子搬得動,我也扛得動。」

母子倆用單純清淨心,彌補先天的缺陷,靠勞力自食其力生活;不只不再接受親友接濟,更省吃儉用每月捐款給慈濟助人;實在令人讚歎且感動。

獨臂挑夫 不被困難克服

在大陸則有一位獨臂的父親,二十一年來父兼母職獨立撫養兩個兒子。他原本是煤礦工人,在災變中失去一隻手臂,後來到華山當挑夫,一天兩趟,每次負重超過七十公斤,花兩個多小時爬上一千一百公尺的階梯,運送生活物資上山。

其他挑夫可以一手拉著鐵鍊、一手撐拐杖,戰戰兢兢往上爬;但他只有一隻手,只好用兩根手指頭拿拐杖、三根手指頭扣住鐵索,一路駝負重物上山。如此辛勤工作,每天收入約只新臺幣三百多元。在外地工作的兒子回來,陪著爸爸走一趟,好幾次哭著要代替爸爸挑;但他不讓孩子體驗這樣的苦,告訴兒子:「只要你有志氣,做人做得正,這分辛苦就有價值。」

無論外在環境如何,只要人人提升自我心靈境界,守好本分、守好一念善,懂得克服困難、不被困難克服,社會才能平安;人人合心、協力,就能共創祥和而富有的社會。反觀現代社會,許多人不願吃苦,或是吃了一點點苦,就好像天底下人都對不起他;人的「心理殘障」,會造成社會的「心理災難」。

期待社會人心能多一點「純善」——人人向立志的人生看齊;從克勤克儉中,克服貪念與懶散,提起積極的心態,把握分秒為社會付出。

本文摘自:《慈濟月刊》539期〈無盡藏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