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語不能道斷一切

2010年 11月 28日

靜思精舍晨景。(攝影者:蔡淑婉)

靜思精舍晨景。(攝影者:蔡淑婉)
清早的氣氛讓人覺得精神清爽,小鳥的叫聲讓人愈發感受到大地的靜謐,但一陣火車經過的隆隆之聲,卻破壞了這寧靜自然的氣氛。「聲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然會接觸的境界,如自然界的微風細雨、鳥叫蟲鳴的聲音,它是優美的;而人為的機械噪音,和人們開口動舌的雜音,則是人為的音響。


修養在言行舉止間


我們日常生活中,有二種表達彼此感受的方式,那就是「聲」和「色」。「聲」是指言語聲音,「色」是表現於外的舉動形態。言行舉止能讓人起歡喜心,就表示這個人的修養好;相反的,若讓人不高興,表示這個人的修養還不夠。

以談話而言,我們要把音量控制得宜,以彼此的距離,來衡量音量的大小,通常以讓對方正好聽得清楚為最恰當,若聲音太小,使聽者無法聽清楚,這是不尊重;如果彼此相距不遠,可是你說話的聲音太大,不只是無禮,也會吵到別人,這就是缺乏修養。想想,連講話的音量控制,都有這麼多學問,何況還有其他的動作習氣要改呀!

人們習慣上會常隨著自己的好惡之心待人,對某人有好感便讚歎他,即使它有缺點也會幫著掩護,只說好的一面;若對某人沒有好感,那麼即使他有很好的才幹,也會被埋沒,若是他有一點點的缺失,就緊抓住這個機會來誹謗他。這就是我們的口業,隨著歡喜或厭嫌所表現於外的言談。口舌是傳達人們思想心念的關卡,而一般人的開口動舌,都是在談論是非,不可不慎!

真理非語言能說盡

釋迦牟尼佛說「不說是非難」,凡夫不談是便說非,要不說是非實在是很難!

佛陀又說「大道無言說」──真正的道理也是無法用言語來詮釋啊!就如我平時講給大眾聽的道理,是不是最正確的呢?若想想這句話──「大道無言說」,那麼我平常講的也不是最究竟的呀!

不過話又說回來,我們有很多事情還是要用語言來表達,如果沒有語言的溝通,如何傳達彼此的感情呢?修行就是要修到言談之間能使每個人「氣能和」、「心能定」,達到這樣的境界,才是真正的學道。

本文摘自:《人有二十難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