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粒米中藏日月

1991年 10月 01日

攝影者:顏霖沼

攝影者:顏霖沼
這些年來,我秉承「為佛教、為眾生」的師訓,以「慈濟」擔起如來家業,不斷以佛教精神、社會的人群與事物,來磨練自我的身體與毅力;我一直教育自己「不能哭、不能流淚」─即使是遭遇再大的困難…我覺得必須如此自我磨練。但是,最近我常常不由自己地淚流滿面…

大陸前不久有十九省正遭受空前的大水難,由新聞媒體得知,那裡衛生條件本來就不好,洪水一來,茅坑污物浮上水面,水退後留下四處爬行的蛆,人就泡在污水裡,喝的也就是那些水;因為水不清潔,肝炎、腸炎、霍亂…正逐漸擴大蔓延。

近一個月來,每一餐我端起碗來,想以大陸災胞現在粒米都沒有,眼前這碗飯就難以下嚥。晚上要躺下休息,又想起許多避水不及、隨床浮在水面上的災民;想起在報載一間樓房頂擠滿了幾十口人,連坐都不可能,每一個人背緊貼著背,只能站著靠在牆邊睡覺…我如何能在床上安眠?

所以,我決心要進行大陸賑災的工作。


我們和大陸,在一般觀念裏,有「此岸」、「彼岸」的相對,彼此之間,似乎有著「成見」,所以有部份人對大陸救災工作相當冷漠。


為真正偉大的愛詮釋

慈濟是以佛教的精神,致力於社會間的事業,我們要有和佛一樣悲憫憐恤眾生的心─人不可分種族,有愛,就沒有怨,有愛,就能化解異己的成見;如此寬廣的心胸,才符合佛陀救人的精神。

我認為,「愛你的朋友不稀奇,愛你的敵人才偉大。」何況,受災受難的,是長期在貧窮、饑餓、災難痛苦環境中生活的無辜老百姓,尤其他們和我們又有很深的種族因緣──我們的祖先,不也是從那邊來的嗎?這分緣甚深甚厚。所以,他們有難,我們不應袖手旁觀,要以「無緣大慈」的心,將愛心化為實際行動,真正拔除災民的苦難。

我們都是有福的人,台灣近四十年來風調雨順,我們安居樂業、豐衣足食;也就是大家凝聚了愛心─這是「善業的共聚」,是福(善)業的因緣,有了這些福業,才感得天時順利。我們既然有這麼多福緣善業,而彼岸的同胞正在那兒急切需要我們的幫助,只要捐出一些錢,對我們的生活並沒有什麼影響,但是對他們的幫助,卻是非常之大!

所以,我真切希望大家能突破「兩岸」的觀念,將我們的愛,跨越到大陸。

我們所要做是是救濟物品能夠直接送達災民手中,目前穿衣保暖比食物供給還來得重要;災民們每天都還可以領少許的米糧維持生計,而這幾個月來,大水把他們的衣服、棉被都泡爛了,秋天快到了,大陸四季分明,秋風蕭瑟,緊接著又是冬天,屆時將是一片冰天雪地。所以必須讓他們有衣穿、有棉被可蓋、有屋可住。

我希望能為他們蓋一些可耐受風吹雨淋的磚瓦屋,可以收容孤老無依以及傷殘者,並且讓那些無家可歸的人,重新有個棲身之所。


一粒米,大過須彌山

大陸賑災,包含了幾層意義─

第一、是愛的傳遞。將台灣捐款人的愛心,點滴不漏送到受災戶的手中;當他們接獲這份溫情,能日夜感懷我們對他們的愛;希望進一步喚起他們人與人之心愛心。

佛陀中有句話說:「一粒米大過須彌山」,我現在深深體會到「 一粒米中藏日月 ,半升鍋裏煮山河」─此刻正是他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,若能即使給他們一份恩情與愛心,他們會日日夜夜、歲歲年年難忘懷;這份愛,可以化解兩地幾十年來的隔閡。而經由此次的賑災因緣,也許只是一粒米、半鍋飯,亦當使兩岸的山河、人心教融和合,也開拓了大陸與台灣人民的歷史新頁。這份愛的功能,歲月山河可以為見證。

第二、那裡的災民,正迫切需要救援。大陸四季分明,夏天已近尾聲,秋天過後,冰天雪地的冬天很快就會來臨;他們無衣無食亦無被,很多地區至今還泡在水裏。


以信心面對歷史挑戰

此次大陸水患肆虐,災後重建工作艱鉅,所需災款非常龐大,賑災工作將是高度財力、人力和智慧力的結合。但我們仍將一本人飢己飢、人溺己溺的精神,以無比的信心去面對歷史性的挑戰。除了能夠對大陸災胞做實質的幫助外,同時也是一次「教育因緣」──它啟發了我們的良知,使大家有機會關愛他人,共造善業,讓生活創造出更安定的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