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地球盡己力

2010年 03月 22日

現代社會工業發達,人類享有便利生活與充裕資源的同時,看到科學數據分析人類對地球能源的消耗,卻很令人震驚。



不思回饋 多一人多一分碳足跡

人類在生活中不斷地耗用資源、製造垃圾,而且每踏出一步還會產生碳足跡;諸如天色暗時需要開燈,天氣炎熱時會開電扇,再加上每個人的飲食,都需要許多人用心付出,倘若不思回饋、勤於付出,多一人不就多一分碳足跡,加速耗盡地球資源。

據統計,以全球平均壽命七十八歲計算,一個人一生共飲用七千多公升的牛奶,食用超過四隻牛、二十隻羊以及十五隻豬;這還是不分葷素食者共同分攤計算的結果。

可知鼻下橫──這張口,填了數十年仍填不滿,其實吞下三寸喉,什麼味道都沒有了。所以我們要盡量素食,希望能從食素到心素,化解惡念廣結善緣。


戒慎虔誠 多素食 減污染

看到臺灣本土,許多地方經一陣大雨,就積水成災;除了地勢低的因素以外,還有排水問題。因此大家平常應多減量垃圾,少用塑膠製品,盡量回收,不要讓垃圾堵塞水溝,如此就是盡人事。

大自然是否能四大調和,端視我們的作為,俗云:「人若不順天理,天就不照甲子。(閩南語)」意思是,人心不調會影響氣候不調,自然界不調和,就會人禍天災頻傳,這是一種循環。所以唯有人人心調和,才能平息大地災難;大地之母能平安,人類才能平安。

要平息災難,必須先克服自己的欲望,力行「克己、克勤、克儉、克難」;倘若災難發生,都能齊心合力投入膚慰、付出。如這次四川大地震,看到國際間投注的愛心,以及當地齊心的動員,真正是萬眾一心。

救災的行動,令人感動與佩服,然而數以萬計的人湧入災區,也會製造垃圾及碳足跡;因此慈濟人一到災區,設法供應熱食的同時,提倡使用環保餐具,希望災民能吃到熱食,不但暖和人心也減少垃圾。

災區中溫馨的故事很多,除了第一線救災人員之外,當地也鼓勵年輕人、小朋友參與當志工,帶動他們去清掃家園、撿拾垃圾,一方面讓他們藉著服務,早日走出驚恐的陰霾。許多小朋友因此開啟心門,活潑地當起小志工,他們還表示,服務他人最光榮。

平日我們要居安思危,好好地自我警惕,與人相處要多結善緣。既然生在人間,就要盡人事,常常戒慎虔誠、多素食,如此就能減少污染,也是為地球盡一己之力。

上人開示於2008年6月3日
看淡自己是般若,看重自己是執著。
To regard ourself lightly is prajna (wisdom). To regard ourself highly is attachment.
證嚴法師靜思語